網易一元奪寶
1元奪寶的出現,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最大的熱點。因為其玩法的特性,對于許多用戶來說極具吸引力,每個用戶只需1元就有機會獲得一件價值幾千、甚至上萬的獎品。
貪婪是許多人的天性,許多人玩著玩著就上癮了,根本停不下來!總想著繼續砸錢抽獎,最后砸的錢越來越多,也就越陷越深,其中還不乏一些輸的傾家蕩產的人。
抽獎過程的不透明,缺乏市場的相應監管,高出市場很多的商品價格等等,都是一元購讓人高呼不公平的因素。最后,因為造成大量負面事件,網易也最終關閉了一元奪寶項目。
反思:一個好的商業項目,賺錢固然是最為重要的。但是應該肩負起社會責任,更不能對社會造成眾多不好的影響。
許鮮網
許鮮網于2014年正式成立,是一家定位于主打新鮮水果的O2O電商平臺!該平臺模式用戶通過提前預定,即可于次日到店提取新鮮水果、當日生產的鮮食或等待配送上門。
許鮮網的公司理念并沒有錯,基于新穎的電商概念,其一度在兩年內發展為國內領先的鮮食預售平臺。短短時間,許鮮網已在北京、上海、武漢、杭州四個城市,擁有超過300家直營及聯營門店,注冊用戶已超過150萬。
然而最終因為其供應鏈,市場定位,企業基因固化,盲目擴展等原因致使其經營不下去。許鮮網也成為了2017年度生鮮電商的首個失敗案例!
反思:只有步步為營,鋪墊好基石,才能打下漂亮的仗!雙腳必須能支持邁步的速度,否則,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彼岸
這是一家極度奇葩的公司,也是首批推出互聯網+殯葬概念的公司!
"彼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提供壽衣、骨灰盒等殯葬用品銷售和提供葬禮、篩選墓地等殯儀服務的殯葬電商,采用"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模式。同年還獲得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天使投資。
傳統的壽衣店獲客渠道極其有限,不能做營銷,也不能做品牌。獲客方式基本靠醫院、太平間。這樣渠道傭金可能會高達45%~50%,中間商的獲利是最大的,而真正落地的,像彼岸這樣的公司,獲利的空間并不大。介入互聯網模式,最大的變革是降低渠道成本,然而彼岸并沒有做到。
最終,彼岸因為營銷成本高、消費者接受程度不夠、不受資本市場歡迎等因素,無疾而終!
反思:電商最大的優勢就是渠道,如果不能把渠道的優勢轉化為勝勢,顛覆傳統只是高談闊論!
京東酷賣
京東二手酷賣網是京東旗下,一個針對二手市場的電商平臺!然而,這個劍指阿里巴巴咸魚網的產品,在短短四個月便倒閉了!
總結:這個沒什么好說的,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絕對地位,就如同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地位。別人無法復制,也很難超越!
優庫速購
優庫速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深圳市!其打著"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發展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推銷產品和服務,從事傳銷活動頻繁。
結果毫無疑問,被查封了!如今,在百度搜索"優庫速購"已經找不到網站的入口,撲面而來的是,一篇篇針對優庫速購騙局的謾罵質疑的網貼。像優酷速購這樣打著電子商務公司旗號,實為傳銷性質的公司還有很多。
消費者對此一定要有風險防范意識,不要輕信一夜暴富、小投資高回報的謊言。對于本身并沒有任何贏利點"消費返利",多是不法商家卻利用返利概念設計消費陷阱,需提高警惕。
總結:不管傳銷組織如何變換手法偽裝自己,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層層分紅三個特征就涉嫌傳銷。
有范
有范是由美特斯邦威在其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的一款APP,是低成本、零風險的智能化創業工具和時尚配搭體驗平臺。
有范在創立之初,可謂打手筆砸錢!在2014年,美邦以5000萬元冠名首季《奇葩說》,兩季《奇葩說》有超過10億的點擊量。但盡管《奇葩說》的流量非常巨大,但粉絲轉化率極其低,除此之外,資金鏈供應不足,也致使有范宣告結束。
總結:推廣是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上。首先,產品具備哪些優勢、吸引力。然后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渠道,最符合商品的推廣。
訂房寶
訂房寶是一家基于酒店尾單的移動酒店預訂應用,開啟了分時預訂模式。
訂房寶的方式是從尾房切入。主打高星級酒店18點后未訂出的空余客房,以高性價比的分時預訂為賣點,主要面向臨時性、非全天的酒店住宿者。
但市場低頻痛點難解決,不走尋常路的訂房寶在重重包圍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可惜卻沒能突出重圍。想法點很好,可惜最終被市場打敗。
車來車往
車來車往,是中國二手車交易與服務平臺。
今年9月30日,二手車交易平臺車來車往CEO謝磊,晚間發布公司內部郵件,宣布公司因資金鏈斷裂無法經營,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由于車來車往公司經營嚴重虧損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只能關閉公司,宣布破產,進入清算程序。
綠盒子
綠盒子,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童裝公司,迪士尼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
這些令人生畏的標簽籠罩著曾經的"網絡童裝第一品牌"--綠盒子,"綠盒子破產,美女CEO吳芳芳轉移財產跑路"的傳聞也在一段時間內甚囂塵上。
綠盒子近幾年內的發展,猶如過山車似高低起伏,并多次面臨破產,被迫放棄的狀態。2015年,綠盒子手握迪斯尼授權,試圖扭轉下滑的局勢。迪士尼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又何止綠盒子一家呢?
再加上傳統童裝品牌開始紛紛觸網,電商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致使,綠盒子始終無法走上正軌,最終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