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間,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慧能源股票代碼:600869)發布對外投資公告,智慧能源子公司遠東智投擬出資2億元增資南氏鋰電新材料,交易完成后遠東智投將持有南氏鋰電新材料10%股權。
智慧能源與“亞洲鋰都”宜春規模最大的碳酸鋰制造商——南氏實業擬分別出資4000 萬元、5000 萬元對智慧能源全資子公司遠東宜春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后智慧能源與南氏實業將各自持有遠東宜春50%股權。
此外,南氏實業擬出資2億元增資遠東福斯特,交易完成后南氏實業將持有遠東福斯特10%股權。
南氏鋰電新材料戰略規劃年產4萬噸碳酸鋰、1萬噸氫氧化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超百億元,致力于成為國內技術和規模領先的碳酸鋰研發和生產制造商。智慧能源此次與南氏實業、南氏鋰電新材料進行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對鋰電池上游原材料的戰略合作,滿足公司對鋰資源、技術和成本領先的需求,加強公司在鋰電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為遠東福斯特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服務商奠定堅實的基礎,更將進一步促進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服務商”。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氏鋰電新材料緊緊圍繞宜春市委、市政府“四年翻一番、決戰工業八千億”以及“把鋰電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產業”目標,牢牢抓住鋰電新材料發展的全球性大趨勢的市場機遇,投資12億元興建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碳酸鋰鋰電新材料事業。其投建的鋰電新材料項目坐落于鋰資源極其豐富的“亞洲鋰都”宜春市,該區域現探明可以利用氧化鋰的儲存量約為250萬噸,占全國的二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該項目在充分利用可開采氧化鋰儲存量為110萬噸,居世界首位的宜春市鉭鈮礦高品位鋰礦資源的同時,南氏集團未雨綢繆,提前切入采選礦領域,為本項目發展掌控鋰資源主導權:自主投資拓展宜豐,奉新鋰礦采礦場;在宜春濱江、萬載兩地分別建設年產50萬噸生產能力的選礦廠;積極與國外客戶合作,建立穩定可靠的鋰資源國外采購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鋰電新材料項目采用專業創新技術,兼具成本及環保優勢,屬于綠色環保清潔生產技術,并且將通過體內循環、回收利用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為下游鋰電池生產廠提供全方位的碳酸鋰系列產品。南氏鋰電新材料還組建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擁有一支具有超強創新能力的技術團隊。其中,教授等高級職稱9人、博士6人、碩士8人。研發人員所設學科涵蓋了化學工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技術、工業設計、自動化等專業。智慧能源此次以全資子公司參股南氏鋰電新材料的方式,快速切入鋰電資源行業,是智慧能源綜合考量了鋰電行業的市場發展前景以及南氏鋰電新材料的綜合實力等因素后作出的投資決策,有利于借力南氏集團的礦產資源優勢,鎖定鋰資源,降低鋰電池產品成本,為公司未來15GWh鋰電池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提供有力的保障,完善智慧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提高鋰電池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有望提升市場估值。

為緊抓《“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國家產業政策帶來的鋰電產業市場機會,智慧能源在鋰電領域的布局環環相扣。2017年4月,公司啟動了“年產3GWh高能量密度動力儲能鋰電池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重點布局18650型升級產品21700型電池,產能規劃7GWh;9月,在遠東福斯特現有產能規劃(重點布局21700型電池)基礎上,公司6GWh鋰電池項目在江蘇智慧能源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規劃用地1000余畝,力爭在2018年底前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自動化、智能化軟包電芯及方形鋁殼鋰電池生產基地。此鋰電池項目的建設是公司在深耕圓柱型電池的基礎之上,挺進未來多元化市場,繼續鞏固和擴大公司在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優勢地位的重要舉措。據了解,該項目核心研發團隊是由留美博士吳松堅帶領,致力于開發優質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量產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對標2020年300wh/kg,客戶鎖定國內外一線新能源整車企業。
另外,智慧能源子公司遠東宜春本次增資后,有望借助智慧能源和南氏實業的寶貴資源,快速切入新能源上游資源開發及管理領域,為新能源動力系統業務的規模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原材料資源保障,同時提高公司應對有色金屬行業周期性風險的能力,降低資源市場變動帶來的不可預期風險,提升智慧能源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