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一相代謝反應包括氧化、去甲基化和水解反應。藥物經過一相的氧化、去甲基化等代謝作用后,非極性脂溶性化合物變為極性和水溶性較高而活性較低的代謝物。藥物代謝研究的方法主要分為體內和體外兩種。體內代謝法因藥物在生物體內的分布較廣,加上代謝轉化的器官和酶系的多樣性,使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體內的濃度比較低,代謝產物的檢測具有一定的困難。體外代謝法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大量的代謝產物,且代謝條件可控,代謝體系比較“干凈”,代謝物易于分離、提取,有利于代謝途徑研究及代謝產物結果的確定等,因而,體外代謝法具有突出的優越性。
彗星實驗也稱單細胞凝膠電泳試驗,是一種有效評估DNA損傷的方法。其原理是器官或組織經處理(如輻射、重金屬等)后,細胞中的DNA發生單鏈或雙鏈斷裂,經細胞及其核膜裂解后,DNA解旋,在電場作用下,DNA斷片遷移出細胞核,形成彗星狀的電泳圖譜。正常細胞的大分子DNA在電場作用下遷移距離較短,DNA仍保留在細胞核的范圍,形成圓形或輕微拖尾的圖譜。根據電泳緩沖液的pH值不同,可分為中性彗星實驗(pH=8.4)和堿性彗星實驗(pH>13)。中性彗星實驗主要用于檢測DNA雙鏈的斷裂損傷,堿性彗星實驗具有更高的靈敏性,可用于檢測更少量的單鏈和雙鏈斷裂損傷。
http://www.iphasebiotech.com/
https://www.chem17.com/st421009/erlist_1980313.html
http://www.iphasebiotech.com/Products-33242639.html